
水利水电工程
面议工程造价
面议心理学
面议马克思主义理论
面议思想政治教育
面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面议环境工程
面议
【学校简介】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同时也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培训中心工作机构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75年的葛洲坝职工大学,至今已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坐落于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占地面积429亩,建筑总面积17万余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以建筑、电力、交通、环保为特色,集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为一体,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平台。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6人,其中,40%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80%的专业教师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关工作经验,学校还聘请了40余位电力行业及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师教学水平精湛,2019年学校代表中国能建集团参加中电联第二届全国电力行业青年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揽获电建组团体一等奖、三等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
职业教育。学校设有电力工程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训中心、中职管理部等8个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9000余人,开办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19个高职专业,建立了20多个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4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多家企业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推进企业需求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以培养高水平的现代产业工人为目标、秉承“入学即入职、学生即学徒”的培养理念,由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纂教材,将企业的工艺、标准、文化等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打造“产学互动、产教融合、岗位就业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因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成绩突出,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北省“双高”建设学校、宜昌市产教融合典型示范高校,配合中国能建集团成功申报并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葛洲坝集团也获批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首批24家产教融合型认证企业。
职工培训。学校拥有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职业资格中心、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湖北省安全生产培训三级机构、湖北省建筑行业关键岗位培训中心、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施工员与造价员定点培训机构,具备技能培训与评价、安全类、建筑施工关键岗位类、执业资格类、成人学历教育5大类16项培训资质。学校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取证培训、管理培训,开发形成了20余个培训品牌项目。为解决工学矛盾,学校在全国设有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5个培训基地,建立了在线培训学习平台,可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和“线上+线下”的培训学习模式。每年开展各类培训约2.2万人次。
【招聘对象】
毕业生应为全国统一招收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与本科专业一致。
需求专业:
专 业 |
学 历 |
岗位类别 |
水利水电工程 |
硕士研究生 |
教师类 |
工程造价 |
硕士研究生 |
教师类 |
心理学 |
硕士研究生 |
教师类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硕士研究生 |
教师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硕士研究生 |
教师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及以上 |
教师类 |
环境工程 |
本科及以上 |
教师类 |
【应聘流程】
1.简历投递:简历直接发送至*****,邮件标题格式为“专业--院校--姓名”或登录葛洲坝校招网站http://zhaopin.cggc.cn,单位选择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投递简历。
2.面试:邀请学生参加线上、线下专业面试。
3.发正式录用通知:签订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4.实习:根据部门需要,到校开始实习。
5.体检:学校统一安排入职体检。
6.入职:按规定时间到校报到入职,参加新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政策】
(一)薪酬
薪酬组成: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大学生专项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高温津贴等;工资待遇具有行业竞争力。
(二)福利
1.享受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学校还增设有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工伤保险等;
2.提供安家费、住宿、食堂、出差补贴、福利体检等;
(三)培训体系
1.导师制:为为每位新员工安排对应的导师,签订师徒协议,一对一地帮助、指导新进员工,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
2.多样化培训形式:入职类培训、集团学校网络学院培训、个人提升类培训、业务技能类培训、管理培训、学术交流等。
(四)职业发展空间
1.指导毕业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搭建多通道发展途径,逐渐成长为技术系列、经营管理、综合管理类的后备人才,重点培养潜质与能力表现突出的骨干员工;
2.多元化的成长平台,通过轮岗、转岗、交流为员工提供多元化成长空间,建立各类人才库,培养储备优秀毕业生后备干部。
(五)劳动合同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首次签订五年劳动合同。
【联系方式】
联系人:(人力资源部) 程老师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联系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绿萝路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