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面议光电检测技术
面议自动化
面议嵌入式系统
面议光电检测技术{(765)}(博士研究生)
面议非线性系统控制
面议计算机视觉
面议图像识别
面议水下成像等方向
面议非线性系统控制{(784)}(博士研究生)
面议计算机视觉{(792)}(博士研究生)
面议图像识别{(798)}(博士研究生)
面议水下成像等方向{(803)}(博士研究生)
面议深海声传播建模与特征分析
面议水下矢量声信号分析与处理
面议水声通信
面议激光探测技术
面议光学遥感
面议激光光谱
面议激光器研发
面议光学传感激检测技术
面议光纤传感
面议激光加工
面议海洋生物化学要素光学原位检测方法研究及传感器研制
面议电路与系统
面议嵌入式
面议海洋光学
面议微波遥感
面议数值模拟
面议海洋大数据
面议GIS智能时空分析
面议机电液一体化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面议现代传动与控制技术
面议系统设计
面议船舶水动力学分析
面议海洋结构物系泊受力分析
面议金刚石
面议热电薄膜材料制备与应用
面议基于新材料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污水处理技术
面议荧光传感器
面议海洋数据平台开发
面议智能算法
面议流体流动及控制机理等
面议微生物检测
面议生物监测技术
面议信息与通信工程
面议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院)招聘宣传材料
一、单位简介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相关成果转化,涉及水文、气象、环境、动力等监测要素。依托研究所优势资源,2019年成立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院,研究所与学院实行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学院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指引,以建设一流海洋科学学科、打造首屈一指的海洋高等教育品牌为目标,培养海洋技术领域创新型、精英型高素质人才。
研究所现有编制44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7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泰山学者专家5人,1人获国家“政府友谊奖”,3人获“齐鲁友谊奖”。聘任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2人。
以研究所为依托,建有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山东省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其中,研究所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系统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目前我国在位业务化运行的10米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均由我所研制、建造并提供技术保障,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勘测调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岗位需求信息
学历学位 | 招聘人数 | 所需专业 | 研究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5 | 海洋科学 | |
博士研究生 | 7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检测技术,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光电检测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5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非线性系统控制,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水下成像等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8 | 水声工程 | 深海声传播建模与特征分析,水下矢量声信号分析与处理,水声通信 |
博士研究生 | 8 | 光学;光学工程 | 激光探测技术,光学遥感,激光光谱,激光器研发,光学传感激检测技术,光纤传感、激光加工,海洋生物化学要素光学原位检测方法研究及传感器研制 |
博士研究生 | 5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嵌入式,熟练运用FPGA |
博士研究生 | 5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海洋光学,微波遥感、数值模拟,海洋大数据,GIS智能时空分析 |
博士研究生 | 3 | 机械工程 | 机电液一体化的设计及应用研究,现代传动与控制技术,系统设计 |
博士研究生 | 2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船舶水动力学分析,海洋结构物系泊受力分析 |
博士研究生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金刚石、热电薄膜材料制备与应用,基于新材料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污水处理技术,荧光传感器 |
博士研究生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海洋数据平台开发,智能算法 |
博士研究生 | 1 | 流体机械及工程 | 流体流动及控制机理等 |
博士研究生 | 1 | 生物学 | 微生物检测、生物监测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三、招聘岗位及条件
A类博士: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下同)或通讯作者发表本学科方向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被SCI全文收录一区2篇及以上或二区4篇及以上或三区6篇及以上,人文社科类被CSSCI全文收录6篇及以上或被SSCI全文收录三区及以上1篇及以上);或世界前100名高校(参照最新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博士毕业生;或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的青年学者;或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B类博士: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学科方向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被SCI全文收录一区1篇或二区2篇及以上或三区4篇及以上,人文社科类被CSSCI全文收录4篇及以上);或世界前200名高校(参照最新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博士毕业生;或在世界前100名高校(参照最新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从事博士后研究1年以上的青年学者;或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C类博士:学校教学科研急需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博士。
四、待遇与支持条件
A类博士:准聘期内享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待遇,提供30-50万元的购房补贴;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30万元及以上,人文社科类5-15万元。
B类博士:准聘期内享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待遇,提供10-20万元的购房补贴;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10-20万元,人文社科类5万元。
C类博士:提供6万元租房补贴,视情况提供一定数量的科研启动经费。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老师
联系电话:0532-58628529
接收简历邮箱:rs@sdioi.com,trerxrsc@126.com
邮件标题和应聘材料须注明:高校博士网+学校 +学历+姓名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37号17楼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