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2023年公开招聘人才公告
一、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目前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院、14个校级独立设置研究机构。据ESI公布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化、计算机科学、物理学、一般社会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本科招生专业59个。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3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333名,各类研究生11569名,国际学生1372名。教学科研人员2111名,教师中有全职院士9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等外国两院院士5名。
学校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正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施展才华、共创佳绩!
二、引进类型与要求
宁波大学人才引进类型分为包玉刚顶尖人才(A1),包玉刚杰出人才(A2),包玉刚领军人才(A3),包玉刚卓越人才(B1、B2,正高级职称),包玉刚青年拔尖人才(C,副高级职称)和包玉刚优秀人才(D1、D2,中级职称)。
(一)基本要求
为人师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符合国家关于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要求。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岗位要求
人才的岗位具体要求详见宁波大学招聘系统(http://zhaopin.nbu.edu.cn/)。
三、引进人才待遇
(一)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A2、A3、B1类人才,可在年津贴制和年薪制中选其一执行。
(二)引进人才若符合宁波大学人才安居房购房资格,可按较为优惠的价格(均价约13500元/平方米)购买。引进人才若不符合购房资格,可按相关标准享受安居补助。
(三)C类及以上人才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科研启动费。
宁波大学人才引进首聘期待遇一览表
人才类别 | 安家待遇(两者享其一) | 薪酬待遇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
常规工资制 | 年津贴制 | 年薪制 | ||||
常规工资+年津贴(万元) | 年薪(万元) | |||||
人才房 | 安居补助(万元) | |||||
A1 | 协商 | 协商 | —— | 协商 | 协商 | |
A2 | 购买180户型人才房+安居补助100万元,或协商 | 250 | —— | 常规工资+50万/年 | 80 | 100(人文社科) |
400(自然科学) | ||||||
A3 | 购买180户型人才房 | 175 | —— | 常规工资+30万/年 | 60 | 60(人文社科) |
200(自然科学) | ||||||
B1 | 购买139户型人才房 | 125 | —— | 常规工资+15万/年 | 45 | 20(人文社科) |
50(自然科学) | ||||||
B2 | 购买139户型人才房 | 125 | 常规工资 | —— | 35(海外) | 20(人文社科) |
50(自然科学) | ||||||
C | 购买120户型人才房 | 90 | 常规工资 | —— | 30(海外) | 10(人文社科) |
25(自然科学) | ||||||
D1、D2 | 购买90户型人才房 | 60 | 常规工资 | —— | —— | —— |
注:若引进人才符合宁波市购房补贴和安家补助政策的条件,还可额外享受相关待遇。
四、2023年人才引进计划
详见《宁波大学2023年人才招聘计划》(附件)
各校级研究院2023年引才计划
单位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
A类
B类
C类
D类
总计
高等技术研究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
红外材料及器件研发团队
1
1
1
1
8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先进科学仪器、 智能仪器
科学仪器研发团队
1
1
2
合计
1
2
2
3
未来无线研究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无线感知技术
射频电路与系统
2
4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智能攻放与光载射频技术
智能攻放与光载射频技术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智能传感技术,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智能传感与量子测量技术
1
合计
1
3
新药技术研究院
化学
物理化学
手性药物分离分析团队
1
16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团队
1
药学
药物化学
含磷、含硼、含氟药物研究团队
1
化学
有机及分析化学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发团队
1
新药院(协同中心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AI与空间生物信息学团队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1
生物学
微生物
1
1
1
中药学
中药学
1
化学
有机及分析化学
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团队
1
中药学或药学
药理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神经精神药物和健康产品研发团队
1
1
1
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与新药发现团队
1
1
合计
1
3
7
5
质谱研究院
机械工程/化学
先进能源装备及智能
2
4
化学
有机及分析化学
1
1
合计
1
1
2
植物病毒学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
水稻病毒研究
1
8
生物学
微生物学
土壤环境与健康研究
3
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分析中心
1
生物学
昆虫学
昆虫免疫学
1
1
1
合计
1
2
3
2
海洋工程研究院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市政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水工结构工程、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城市水安全研究所
1
1
2
9
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流体力学
海洋流体动力学研究所
1
1
1
土木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岩土力学、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海洋岩土力学与环境研究所
1
土木工程、力学
海洋结构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
海洋结构工程研究所
1
合计
4
2
3
先进储能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储能材料、器件及工程化应用
先进储能器件工程化研究中心
2
1
6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储能材料、器件及工程化应用
储能与节能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1
1
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合计
3
1
2
高压物理科学研究院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地球物理学
超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理论方法,及新型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与研究
高压计算、高压理论、材料设计
1
1
1
3
化学
超高压DAC实验技术,及极端条件下物质微结构研究
高压物理、高压材料、高压化学、高压地球物理学
地学,信息
大腔体压机实验技术,及新型功能材料的实验合成及机理的研究
高压实验物理、信息技术、材料物理
合计
1
1
1
岩石力学研究所
土木工程
工程地质、采矿工程、岩石力学、地下工程
0
1
3
3
7
智能医学研究院
临床医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信息
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纳信息系统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可穿戴设备与远程医疗
1
0
1
3
9
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
医学成像与智能分析
0
1
1
2
合计
1
1
2
5
乡村政策研究院
乡村政策与实践
农业经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社会治理法学(乡村治理),行政管理(乡村行政管理)
1
1
2
4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院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2
2
4
东海战略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海洋生态或其他相关专业
1
1
1
1
12
产业经济学
海洋产业与海洋安全
管理学
港口经济管理
港航物流与运营管理
水产学
渔业经济管理
渔业生态与碳汇
技术创新与海洋碳汇
地理学或相关学科
自然地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及相关二级学科
海岸带资源环境
1
1
陆海统筹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经济地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
海洋结构物